科研人员施妙手助秸秆“七十二变”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每年产出数以亿吨计的玉米秸秆。以往,大部分秸秆被视作废物,或丢弃,或焚烧。把“废物”转变成可利用资源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展示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和辽宁的科研人员们纷纷拿出创新成果,让秸秆摇身一变,成为肥料、饲料甚至燃料,展现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

本次展会的主办方是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联盟。该联盟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及12家相关企业共同组成。

本次成果展围绕玉米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四化利用技术,展示联盟2017年成立以来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推技术,共展出科技成果58项。

菌糠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随着木耳等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这些难以处理的菌糠往往被随意丢弃。“我们把菌糠和玉米秸秆按照配比进行发酵,转化成可以用来种植蔬菜的基质,实现资源再利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温嘉伟告诉记者。

能源化也是秸秆再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彦如把目标瞄准了粪污、农村生活垃圾,这些生物质废弃物与秸秆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清洁沼气和沼渣肥料。经过15年研发,科研人员在低温发酵菌剂、高浓度干发酵技术、增保温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多地推广应用,实现总体经济效益超9000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4450万元。“经测算,这种全量利用的技术模式还减少了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效益。”崔彦如说。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国成告诉记者,联盟自成立以来,着力解决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我们立足创新引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了东北三省一区‘一盘棋’的农业科研新格局,构建了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了多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马国成说。(杨仑)

8月25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破解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博览会上,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成为观察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小区门禁、账号登录、超市付款……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便利生活的同时,技术的不规范使用也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挑战。

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老人设计的智慧药盒,解决校内自行车停车难研发的双层停车架,为校园荷塘处理浮萍、恢复生态提出的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草原所”)建成“星—空—地”一体化草原智能感知预警平台。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动态跟踪国际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动向,持续开展青年科技人才重点问题和政策研究,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近日,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试航。

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类脑智能机器人。当前,我国在类脑智能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科学家对人的不同脑区、器官、肌肉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系统化深入研究。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认为,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这时肺脏功能最强,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增强肺功能。

我从小就爱听海浪声、闻那股海味儿。2016年,我的对虾工厂顺利在江苏赣榆蓝湾现代渔业示范园安了家。

日前,4部委联合发布的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

《自然》23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报告了新的脑机接口装置,其不仅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而且比当前所有技术都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词汇量更大。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

中国石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过半。

8月21日,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

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抓手,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助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一定能够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张承民指出:“FRB如此短暂、强烈和明亮,科学家认为,其源头的物质分布必须非常致密。

聚焦提升标准实施水平,部署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3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各项措施落地见效。